#Socket(套接字层) Socket就是为网络服务提供的一种机制,通信的两端都是Socket,网络通信其实就是Socket的通信,数据在两个Socket之间通过IO传输。 Socket是纯C语言的,是跨平台的。
Socket的接口函数十分简单,客户端跟服务端都有: socket() 、 connect() 、 write() 、 read() 、close() 方法,根据函数名也能知道函数的功能。 服务端多了三个方法: bind() 、 listen() 、 accept()
先来了解一下大小端定义:
网络字节序与主机字节序: 主机字节序: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大端和小端模式:不同的CPU有不同的字节序类型,这些字节序是指整数在内存中保存的顺序,这个叫做主机序。引用标准的Big-Endian和Little-Endian的定义如下: a) Little-Endian就是低位字节排放在内存的低地址端,高位字节排放在内存的高地址端。 b) Big-Endian就是高位字节排放在内存的低地址端,低位字节排放在内存的高地址端。 网络字节序:4个字节的32 bit值以下面的次序传输:首先是0~7bit,其次8~15bit,然后16~23bit,最后是24~31bit。这种传输次序称作大端字节序。由于TCP/IP首部中所有的二进制整数在网络中传输时都要求以这种次序,因此它又称作网络字节序。字节序,顾名思义字节的顺序,就是大于一个字节类型的数据在内存中的存放顺序,一个字节的数据没有顺序的问题了。
在将一个地址绑定到socket的时候,请先将主机字节序转换成为网络字节序。
#iOS端Socket的实现
- 先来定义两个宏
//htons : 将主机的无符号短整形数转换成网络字节顺序 #define SocketPort htons(8050)//inet_addr:将字符串形式的IP地址 -> 网络字节顺序 的整型值#define SocketIP inet_addr("127.0.0.1")复制代码
#####客户端
- Socket的创建
/** int socket(int, int, int); * 参数 * 参数一:协议域,决定了socket的地址类型。AF_INET、AF_INET6、AF_LOCAL、AF_ROUT,在通信中必须采用对应的地址,如AF_INET决定了必须适应IPV4地址和端口号的组合(32位地址+16位端口号),AF_UNIX决定了要用一个绝对的路径名作为地址 * 参数一:socket类型,常用的有SOCK_STREAM、SOCK_DGRAM、SOCK_RAW、SOCK_PACKET、SOCK_SEQPACKET等。流式Socket(SOCK_STREAM)是一种面向连接的Socket,针对于面向连接的TCP服务应用。数据报式Socket(SOCK_DGRAM)是一种无连接的Socket,对应于无连接的UDP服务应用 * 参数一:指定协议,一般传0,系统会根据第二个参数自动赋值 返回值: 失败返回-1 */ int socketId = socket(AF_INET, SOCK_STREAM, 0); if (socketId == -1) { NSLog(@"创建socket 失败"); return; }复制代码
- Socket的连接
/** __uint8_t sin_len; 假如没有这个成员,其所占的一个字节被并入到sin_family成员中 sa_family_t sin_family; 一般来说AF_INET(地址族)PF_INET(协议族) in_port_t sin_port; // 端口 struct in_addr sin_addr; // ip char sin_zero[8]; 没有实际意义,只是为了 跟SOCKADDR结构在内存中对齐 */ struct sockaddr_in socketAddr; socketAddr.sin_family = AF_INET; socketAddr.sin_port = SocketPort; struct in_addr socketIn_addr; //127.0.0.1 socketAddr.sin_addr = socketIn_addr; /** 参数 参数一:套接字描述符 参数二:指向数据结构sockaddr的指针,其中包括目的端口和IP地址 参数三:参数二sockaddr的长度,可以通过sizeof(struct sockaddr)获得 返回值 成功则返回0。 */ int result = connect(_clinenId, (const struct sockaddr *)&socketAddr, sizeof(socketAddr)); if (result != 0) { NSLog(@"连接socket 失败"); return; }复制代码
连接Socket需要在服务端建立一个Socket服务并监听客户端的连接,在MAC下,我们可以通过终端命令 nc -lk 8050 来拦截监听,类似于建立了一个监听 Host:127.0.0.1 端口:8050 的服务器。 打开终端输入命令启动监听:
运行代码可以看到- 发送消息
/** 参数 参数一:一个用于标识已连接套接口的描述字。 参数二:包含待发送数据的缓冲区。 参数三:缓冲区中数据的长度。 参数四:调用执行方式。 返回值 如果成功,则返回发送的字节数,失败则返回SOCKET_ERROR 一个中文对应 3 个字节!UTF8 编码! */- (void)touchesBegan:(NSSet*)touches withEvent:(UIEvent *)event { const char *msg = @"hello server".UTF8String; ssize_t sendLen = send(self.socketId, msg, strlen(msg), 0); NSLog(@"发送了%ld个字节",sendLen);}复制代码
运行代码,在终端查看监听到的信息,可以看到已经发送成功并被接收到了:
- 接收消息 接收消息一般放在子线程
/** 参数 参数一:客户端socket 参数二:接收内容缓冲区地址 参数三:接收内容缓存区长度 参数四:0表示阻塞,必须等待服务器返回数据 返回值 如果成功,则返回读入的字节数,失败则返回SOCKET_ERROR */ dispatch_async(dispatch_get_global_queue(0, 0), ^{ while (1) { uint8_t buffer[1024]; ssize_t receiveLen = read(self.socketId, buffer, sizeof(buffer)); if (receiveLen == 0) { continue; } NSLog(@"接收到了%ld个字节",receiveLen); NSData * data = [NSData dataWithBytes:buffer length:receiveLen]; NSString * str = [[NSString alloc] initWithData:data encoding:NSUTF8StringEncoding]; NSLog(@"接收到:%@",str); } });复制代码
接上一步的基础,我们在终端输入“hello client”,查看打印日志可以发现,消息也被成功的接收了:
- 关闭Socket 关闭函数比较简单,就直接
if (self.clinenId) { // 7: 关闭socket连接 int close_result = close(self.clinenId); if (close_result == -1) { NSLog(@"socket 关闭失败"); return; }else{ NSLog(@"socket 关闭成功"); } }复制代码
#####服务端 服务端Socket在客户端的基础上增加了 bind() 、 listen() 、 accept()
- bind() bind()函数把一个地址族中的特定地址赋给socket,例如对应AF_INET、AF_INET6就是把一个ipv4或ipv6地址和端口号组合赋给socket。
//具体参数跟客户端那边连接Socket时的参数基本一致 int bind_result = bind(self.serverId, (const struct sockaddr *)&socketAddr, sizeof(socketAddr)); if (bind_result == -1) { NSLog(@"绑定socket 失败"); return; }复制代码
- listen() 作为服务器,在调用socket()、bind()之后就会调用listen()来监听这个socket,如果客户端这时调用connect()发出连接请求,服务器端就会接收到这个请求。
/* * 参数 * 参数一:socketId * 参数二:最大连接数 **/ int maxCount = 5; int listen_result = listen(self.serverId, maxCount); if (listen_result == -1) { NSLog(@"监听失败"); return; }复制代码
- accept() 依次调用socket()、bind()、listen()之后,就会监听指定的socket地址了。TCP客户端依次调用socket()、connect()之后就向TCP服务器发送了一个连接请求。TCP服务器监听到这个请求之后,就会调用accept()函数取接收请求,这样连接就建立好了。 accept一般也放在子线程中进行。
dispatch_async(dispatch_get_global_queue(DISPATCH_QUEUE_PRIORITY_DEFAULT, 0), ^{ struct sockaddr_in clientAddr; socklen_t addressLen; /** 参数 参数一:serverSocketId 参数二:指定用于返回客户端的协议地址 参数三:客户端协议地址的长度 return 如果accpet成功,那么其返回值是由内核自动生成的一个全新的描述字,代表与返回客户的TCP连接 此处用clientId来接收 */ self.clientId = accept(self.serverId, (struct sockaddr*)&clientAddr, &addressLen); if (self.clientId == -1) { NSLog(@"客户端error"); } else { uint8_t buf[1024] ; ssize_t iReturn = read(self.clientId, buf, sizeof(buf)); if (iReturn>0) { NSData *recvData = [NSData dataWithBytes:buf length:iReturn]; NSString *recvStr = [[NSString alloc] initWithData:recvData encoding:NSUTF8StringEncoding]; NSLog(@"客户端来消息了 : %@",recvStr); } } });复制代码
这样我们就实现了简单的Socket客户端和服务端的通讯。感兴趣的可以自己试着手动写个Demo,非常简单实用。